-
衡阳高新区南部CBD新地标金化国贸中心全面启动招商
金化国贸中心作为衡阳高新区南部核心商业综合体,近日正式启动全面招商引资工作。该项目由本土实力企业开发,依托优越区位和成熟配套,致力于打造集商业、居住、休闲于一体的城市新名片,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一、区位优势与战略定位 金化国贸中心坐落于华新开发区长丰大道与风顺路交汇处,占据城市东西向交通主动脉。项目北接解放大道,南临衡州大道,形成“双主干道”立体交通网络,10分钟内可抵达衡阳市政府、交警支队等政务机构,周边步步高超市、银行网点等生活配套完善。其地理位置不仅覆盖高新区核心客群,更辐射蒸湘区、雁峰区等相邻区域,具备成为城市南部商业枢纽的先天条件。 二、项目规划与空间布局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超5.3万平方米,由31层主楼及3层裙楼构成。地下两层规划为智能化停车场,地上裙楼商业面积约7000平方米,采用分层差异化设计: - 一层2276平方米适合开设品牌旗舰店、精品零售或金融机构; - 二层2602平方米空间开阔,适宜布局大型餐饮或体验式业态; - 三层2388平方米可满足休闲娱乐、健身会所等需求。高层部分为品质住宅,形成“商业+居住”复合生态圈。 三、业态定位与招商策略 招商重点聚焦现代服务业,优先引进三类业态: 1. 基础配套类:大型生鲜超市、社区医疗等民生服务设施; 2. 品质消费类:特色餐饮、轻奢品牌、文创书店等体验式商业; 3. 夜间经济类:主题酒吧、沉浸式娱乐等延时经营项目。 运营方提供灵活的资产合作模式,既可整体出售也可分区域租赁,并承诺为头部品牌提供定制化入驻方案。 四、区域价值与发展前景 衡阳高新区近年常住人口年增长率保持在5%以上,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亿元。金化国贸中心所处的南部板块,随着衡州大道数字经济带建设加速,已吸引多家科技企业区域总部入驻。项目建成后将填补片区高端商业空白,与北部的晶珠广场形成南北呼应之势,进一步优化城市商业格局。 目前,项目已启动全球招商程序,多家国际连锁品牌表达合作意向。运营团队表示,将严格筛选符合区域发展定位的优质商户,确保业态组合与消费需求精准匹配,助力衡阳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商业新标杆。
2025-09-03
-
《金化国贸中心招商启动,衡阳南部CBD新地标崛起》
作为衡阳高新区南部核心区的重要商业综合体,金化国贸中心(又称金化央珑庭)正式启动全面招商引资工作。该项目由本土企业开发建设,坐拥城市主干道交汇的黄金区位,规划打造集商业、居住、配套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地标,将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区位交通优势显著 金化国贸中心位于长丰大道与风顺路交汇处,地处华新开发区核心板块。项目北接解放大道,南临衡州大道,形成贯通城市东西向的交通枢纽。周边三公里范围内覆盖市政府办公区、金融网点、大型商超等配套设施,具备发展高端商业的先天条件。 二、项目规划科学合理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超5万平方米,由31层主楼及3层裙楼组成。地下两层设置智能化停车场,地上裙楼规划为商业空间,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分层设计满足不同业态需求:一层适合品牌零售,二层可布局餐饮娱乐,三层适宜设置休闲健身等体验式业态。 三、业态定位精准多元 招商重点面向四类优质业态:一是精品酒店品牌,填补区域中高端住宿空白;二是特色餐饮集群,引入连锁品牌与本土风味;三是文化娱乐项目,打造夜间经济消费场景;四是民生配套服务,优先引进大型超市和金融机构。开发商提供灵活的产权交易和租赁方案,助力商户快速落地。 四、区域发展前景广阔 作为衡阳高新区南扩战略的重要节点,该区域已集聚行政、商业、居住等功能。项目建成后将与周边商圈形成联动效应,推动形成新的城市级商业中心。周边两公里范围内常住人口超十万,消费潜力巨大,为入驻商家提供稳定客源保障。 五、建设标准行业领先 项目严格按现代商业综合体标准建造,配备智能安防系统和节能设施。商业空间采用框架式结构,支持灵活分割组合。开发商承诺为入驻企业提供装修指导、推广支持等增值服务,降低商户运营成本。 目前,项目主体结构已全面封顶,预计年内完成内部装修。招商团队正与多个知名品牌展开接洽,已有金融机构和连锁超市达成初步意向。该项目的投运将显著提升区域商业能级,重塑衡阳南部城区商业格局。
2025-09-03
-
衡阳石鼓区政企联动助推中亿汽贸城提质升级
在招商引资工作持续深化的背景下,衡阳市石鼓区通过高频次调研与精准施策,推动重点商贸项目中亿汽贸城加速产业集聚。近期,当地主要领导带队开展专项督导,要求运营方优化招商策略、强化政企协同,以平台效应激活区域汽车贸易产业链发展潜力。 一、高位推动破解发展瓶颈 2024年以来,石鼓区建立重点项目区级领导包联机制,针对中亿汽贸城存在的招商进度、基础设施配套等问题开展多轮协调。3月,专项接访会收集业主及企业诉求20余条;5月的现场办公会明确要求运营方建立招商动态清单,联合商务部门引入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等新业态,同步推进周边路网改造立项。 二、政策赋能优化营商环境 石鼓区将该项目纳入年度商贸流通业提质计划,从三方面强化支持:设立专项产业引导资金,对入驻品牌经销商给予租金补贴;协调金融机构开发供应链金融服务产品;推动市场监管、税务部门组建驻点工作站。2024年二季度已促成8家汽配企业签订入驻协议,较一季度增长35%。 三、机制创新凝聚共建合力 建立“业主代表季度联席会”制度,通过数字化平台实时公示工程进度与招商数据。运营方联合行业协会举办大湾区汽贸资源对接会,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服务质量测评。目前项目空置率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业主满意度测评达优良等级。 四、产城融合培育增长极 以该项目为核心,石鼓区规划建设汽车主题商业综合体,配套建设物流仓储基地和人才公寓。2024年将完成周边三条主干道拓宽工程,同步开通园区至高铁站公交专线。数据显示,项目全部投运后预计可带动上下游就业超2000人,年交易额突破50亿元。 当前,衡阳市正以中亿汽贸城为试点,探索“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业主参与”的产城融合新模式,相关经验将推广至全市商贸服务型园区建设。
2025-08-27
-
衡阳高新区悦+广场打造都市生活能量商业中心
作为衡阳高新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悦+广场以1.5亿元投资规模打造4万平方米复合型商业综合体,汇聚金融、酒店、文娱、餐饮等多元业态,构建"都市生活能量商业中心"。项目通过三大主题分区满足全龄段消费需求,目前已吸引多家知名品牌入驻洽谈,将成为区域商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一、战略区位与规划定位 项目坐落于解放大道与长丰大道黄金交汇点,占据高新区核心商圈。规划团队深入调研衡阳消费市场特征,创新提出"LifeHub"概念,将传统商业空间升级为融合社交、体验、服务的复合载体。建筑设计方案采用立体动线布局,通过空中连廊和下沉广场实现空间互联,提升商业坪效。 二、业态组合与功能分区 "悦生活"主题区聚焦品质消费,引进国际连锁餐饮与本土特色美食,搭配设计师品牌集合店。其中餐饮业态占比达40%,涵盖东南亚风味、欧陆料理等八大菜系,并设置开放式美食剧场增强互动体验。 "悦成长"板块首创教育娱乐综合体模式,整合STEAM教育机构与沉浸式儿童乐园,配置家长等候区的共享办公空间。艺术培训中心联合本地文化馆定期举办非遗工坊,形成文化传承新阵地。 "悦畅享"区域引进智能健身会所与定制影院,采用会员制私享服务。特别设置多功能演艺厅,可承接小型音乐会与艺术展览,夜间转换为主题酒吧,提升空间使用效率。 三、品牌招商与运营特色 招商策略采取"主力店+网红店+首店"组合,金融板块引入智慧银行网点,酒店业态规划精品设计型客房。娱乐品牌突出科技元素,引进4D影厅与全息KTV系统。运营方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消费行为研究动态调整业态配比。 四、社会效益与发展前景 项目建成后将提供2000个就业岗位,年度客流量预计突破300万人次。作为高新区商业升级示范工程,其"能量场"理念将重塑城市消费习惯,推动衡阳商业设施向第四代体验式综合体转型。周边配套建设立体停车楼与公交枢纽,实现商业与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
2025-08-25
-
衡阳解放西路改扩建工程助力西部城区交通升级
作为衡阳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解放西路改扩建工程由本地国企主导实施,旨在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优化区域交通网络。该项目通过对主干道的系统性改造,将显著改善衡阳西部城区的通行效率,并为沿线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项目背景与规划定位 衡阳西部城区作为连接主城区与周边县市的重要纽带,长期面临东西向交通流量超负荷问题。解放西路作为关键干道,原有道路标准已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发展需求。此次改扩建工程北起滨水西路,南至衡阳与衡阳县交界处的鸡窝山段,全长5.8公里,按照城市交通性主干道标准进行建设,设计时速提升至50公里,双向六车道配置。 二、基础设施建设亮点 工程采用综合管廊设计,同步敷设雨水、污水、电力及通信管线,实现地下空间集约化利用。在道路结构层采用半刚性基层技术,增强路面耐久性;照明系统引入智能控制模块,可根据车流量自动调节亮度;交通安全设施全面升级,包括多相位信号灯系统和防眩光隔离栏。 三、生态与民生协同发展 沿线绿化带采用乔灌草复合种植模式,形成宽度达15米的生态廊道,预计新增绿地面积超8万平方米。项目特别注重降噪设计,通过声屏障与低噪音沥青路面结合,使交通噪音较改造前降低12分贝。配套建设的公交专用道和共享单车停放区,将促进绿色出行比例提升。 四、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工程竣工后,衡阳西部城区至主城区通行时间可缩短约25%,有效缓解现有道路高峰时段拥堵状况。据测算,项目将带动沿线约3平方公里区域的土地增值,为商贸物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通过完善基础设施,该区域招商引资吸引力显著增强,已有多个产业项目表达入驻意向。 五、工程进度与质量管控 施工方采用分段作业方式,严格控制扬尘与夜间施工时长。质量监督部门对建材实行进场抽检制度,关键工序实施第三方检测。目前路基工程已完成70%,综合管廊铺设进度达45%,整体工程按计划有序推进。 该项目的实施体现了衡阳市对城市品质提升的持续投入,通过科学规划与高标准建设,将形成贯通东西的交通新动脉,为市民创造更便捷的出行环境,同时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5-08-25
-
衡阳高新区打造文化地标 文化艺术城助力产业升级
作为衡阳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衡阳文化艺术城由本土企业恒勘地产开发建设,目前已完成前期基建工作,进入全面招商阶段。该项目定位为湘南地区综合性文化商业综合体,通过整合书画艺术、图书发行、传统家具等业态,构建文化产业链生态圈,预计投入运营后将显著提升区域文化设施水平。 一、项目规划凸显文化集聚效应 项目选址高新区核心商圈,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由三大功能板块构成。主体建筑规划书画艺术中心,涵盖展览交易、创作培训及影视制作;独立图书发行中心将引入出版物批发零售业态;红木家具展示区侧重传统工艺与现代商业结合。这种差异化布局既避免同质化竞争,又形成业态互补。 二、建设进度符合城市发展时序 2016年完成土地平整和地下工程后,项目按计划推进主体施工。参照同类文化综合体建设周期,预计两年内可实现运营。当前招商工作重点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文化机构,已有百余家商户达成合作意向,涵盖艺术品拍卖、文创设计等领域。 三、基础设施升级破解发展瓶颈 衡州大道与光辉街交汇处的交通优势,弥补了原有文化场馆分布零散的缺陷。项目建成后将新增文化展示空间3万余平方米,相当于现有市级美术馆面积的2.5倍,有效解决大型艺术展览场地不足问题。 四、运营模式探索创新路径 开发方采用"平台+商户"联合运营机制,既提供标准化场馆,又保留商户自主经营权。特别在艺术培训板块,计划引入"名师工作室"模式,通过头部资源带动整体业态升级。红木展区则尝试"展销一体"模式,融合文化体验与商业消费。 五、社会效益预期显著 该项目纳入衡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工程,运营后预计年接待访客超50万人次,创造直接就业岗位300余个。其特色在于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消费场景,如定期举办的书画拍卖会、红木鉴赏活动等,强化文化传播与经济效益的双重功能。 六、区域文化格局重塑 作为高新区首个专业文化综合体,其建成将改变衡阳文化设施"南密北疏"的现状。通过与石鼓书院、湘南学联纪念馆等历史地标形成联动,构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旅游新动线,助力衡阳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 目前项目方正与文旅部门合作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包括商户租金补贴、文化活动资助等配套措施,以吸引更多优质文化机构入驻,持续优化区域文化产业生态。
2025-08-21
-
衡州小学教育成果斐然 高新区素质教育再添新名片
在湖南省高新区招商引资与教育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下,衡州小学近期以师生双线突破的亮眼表现成为区域教育标杆。该校通过深化课程改革与艺术教育创新,不仅在教学竞赛中斩获多项省级、市级荣誉,更在少儿艺术领域培育出原创精品,展现了高新区素质教育的综合实力。 一、教学实践创新成果显著 衡州小学教师团队在本年度多项教学评比中实现突破。该校一名教师在市级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竞赛中以跨学科融合教学设计获得最高奖项,其课程设计将劳动教育与科技创新相结合,获得评审组专项肯定。另有两名教师在区级数学研讨活动中凭借“问题链驱动式”教学法包揽双冠,相关课例已被列为区域教研示范案例。 二、艺术教育孵化原创精品 由该校师生自主创编的舞蹈作品《同一个梦想》在湖南省第十五届少儿舞蹈大赛中获原创组银奖。该作品以非遗文化为基底,融入现代编舞技法,历时数月打磨而成。此外,在市级艺术类竞赛中,该校两名学生分别以民乐演奏与声乐表演夺得单项冠军,其中古筝改编曲目《湘韵》因巧妙融合地方戏曲元素受到专业评委推介。 三、课程体系支撑全面发展 该校构建“基础+拓展+探究”三级课程体系,开设科技创新、非遗传承等特色社团。本年度新增的“少年工程师”项目已孵化出智能灌溉模型等学生作品,其跨学科整合模式被列为市级教改课题。艺术类课程采用“校内专业教师+校外专家”双导师制,与高新区文化馆建立长期合作,保障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四、区域教育生态持续优化 高新区近年来通过专项经费投入与名校结对机制,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衡州小学作为首批“5G+智慧教育”试点单位,已建成虚拟实验室等数字化教学场景。该校获奖师生案例被纳入区教育局年度素质教育白皮书,相关经验将通过教研共同体在区域内推广。 此次师生获奖既是衡州小学“以赛促教”成果的集中呈现,也折射出高新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对教育配套的前瞻性投入。未来该区计划设立专项艺术教育基金,进一步强化“教-研-产”联动发展模式。
2025-08-21
-
衡阳高新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泰阳电器城建设全面启动
作为衡阳高新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泰阳电器城建设近期取得实质性进展。该项目通过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将打造集商业零售、科技展示、商务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体,对提升区域城市形象和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一、项目区位与规划定位 泰阳电器城位于衡阳高新区23号街区核心位置,东临船山公园生态景观带,西接长丰大道与芙蓉路城市主干道交汇处,属高新区规划的商业服务核心区。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其中新建面积1.3万平方米。根据规划方案,项目将建设三大功能板块:6000平方米的智能家电零售商场,6000平方米的数字化科技展示中心,以及1.2万平方米的甲级商务写字楼。 二、项目投资与建设进展 项目总投资规模达2亿元,目前已完成国土使用权划转手续,土地性质调整工作正按程序推进。施工现场已完成围挡搭建,原有建筑结构安全检测及基础加固工程同步实施。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通过改造原停滞工程资源,有效解决了高新区遗留多年的闲置地块问题。 三、经济社会效益预期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衡阳高新区首个家电零售与科技展示融合的商业综合体。运营期内预计可实现年均营业收入超2亿元,年贡献税收不低于1000万元,直接创造就业岗位约1000个。其科技展示中心将引入虚拟现实、智能家居等前沿技术体验区,填补区域科技消费场景空白。 四、区域发展带动作用 该项目的实施符合衡阳市"十四五"商业网点规划关于"提升高新区商业能级"的部署要求。建成后将与船山公园文旅资源形成联动效应,优化长丰大道沿线商业布局,对增强高新区产城融合示范效应具有标杆意义。目前项目已纳入衡阳市年度重点产业项目库,享受绿色审批通道等政策支持。
2025-08-18
-
衡阳加速构建交通大动脉 二环路与绿岛大道建设提速
衡阳市近期围绕城市交通骨干网络建设展开重点部署,通过强化招商引资与跨部门协作,加快推进二环路及绿岛大道等关键项目。此举旨在优化区域交通格局,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支撑。 一、二环路建设列为城市重点工程 作为衡阳市“十四五”交通规划的核心项目,二环路全线贯通后将串联雁峰区、珠晖区等多个城区,有效分流过境车辆。2023年以来,相关部门已启动沿线征地拆迁攻坚行动,明确要求各责任单位细化任务清单,建立周调度机制。目前,雁峰区段已完成90%的拆迁协议签订,珠晖区段正同步推进管线迁移与土地平整工作。 二、多维度保障项目落地效率 为破解传统基建项目推进慢的难题,衡阳市成立专项工作组,整合自然资源、住建、财政等部门资源,简化审批流程。2024年初实施的“并联预审”机制,将规划、环评等环节压缩至30个工作日内完成。同时,通过设立项目服务专班,对施工中的电力改迁、土方清运等堵点问题实施“一事一议”协调。 三、绿岛大道前期工作取得突破 连接蒸湘南路与107国道的绿岛大道项目,目前已通过省级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规划显示,这条全长约5.6公里的城市主干道将采用双向六车道标准,配套建设综合管廊。2024年二季度,市规划委员会已原则通过线路优化方案,下一步将重点解决跨铁路段施工技术论证。 四、交通网络升级带动区域发展 衡阳市通过二环路与绿岛大道的联动建设,将形成“环形+放射”的快速路网体系。据测算,项目全面建成后,主城区至周边组团的通勤时间可缩短40%,并释放沿线约3000亩土地开发空间。当前,已有物流园区、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项目提前布局道路辐射区域,显现出基础设施对招商引资的拉动效应。 下阶段,衡阳市将持续落实重点项目领导联点制度,确保二环路2025年实现主体通车,绿岛大道2024年内启动实质性施工,以交通建设实效助推省域副中心城市能级提升。
2025-08-18
-
衡阳高新区骨干企业启动20万台套汽车悬架技改项目
作为衡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招商引资的重要成果,衡阳风顺车桥有限公司近期启动的悬架系统技改项目引发行业关注。该项目总投资超1.5亿元,建成后将显著提升企业在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的生产能力,为当地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企业实力奠定项目基础 成立于1999年的衡阳风顺车桥有限公司,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已成为华中地区汽车零部件领域的重要企业。公司注册资本3.18亿元,拥有近5万平方米现代化厂房和459名专业技术人才,其自主研发的汽车桥总成产品曾获国家级创新奖项,并多次蝉联湖南省名牌产品称号。 二、技改项目聚焦核心产能突破 位于高新区13号地块的新项目,主要生产副车架总成和悬架总成两大核心部件。通过引进智能化生产线,项目设计年产能达20万台套悬架系统,同时可配套生产8万台套前后桥总成及20万台套摆臂总成。这种垂直整合的生产模式,将有效提升企业供应链稳定性。 三、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作为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在项目实施中重点应用了轻量化材料和模块化设计技术。其独创的"引进-消化-再创新"技术路线,曾使企业早在2006年就获得国家级创新表彰。新项目还将采用数字孪生等智能制造技术,产品精度预计提升30%以上。 四、战略布局瞄准行业标杆 该技改项目是企业实现"国内轻型车桥前三强"战略目标的关键举措。项目投产后,不仅可满足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零部件的特殊需求,更能使企业具备与国际一线供应商同台竞技的实力。公司提出的"效益好、员工富、环境美"发展理念,也体现了现代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追求。 五、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效应 衡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的实施将带动周边配套企业发展,形成年产值超10亿元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作为园区重点培育的骨干企业,其技术突破对提升区域制造业整体水平具有示范意义。 当前,随着项目建设的稳步推进,衡阳风顺车桥有限公司正朝着"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目标迈进。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将巩固企业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优势地位,更将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支撑点。
2025-08-18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